大家好🧑🏿🦰!我是藝術體育系教師李亞琪👲🏻。
文明弦歌不輟🈚️,文脈綿延不絕。文化是國家和民族文明的載體和生命力的象征🚌。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中有著培根鑄魂🥷🏽、啟智增信的重要作用。今天,我將帶大家了解我們身邊的一種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武迓鼓🤞🏽。
迓鼓最早產生於北宋神宗熙寧六年,北宋末年🙅♂️👺,迓鼓樂舞傳到平定古州🤵♂️🍼,流傳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訝”字有說唱之意🛁,經過幾百年的演變🤜🏻🆚,“訝”字已變成了“迓”字,而“迓”字則有“迎接”“迎迓”之意✩。武迓鼓是平定地區古代祈雨和廟會等活動中不可替代的迎接神駕的儀仗樂舞,同時又是民間廟會、鬧元宵活動的重要娛樂形式。
武迓鼓的傳統劇目有《朱仝上梁山》《趙匡胤下河東》《李自成進京》等👩🔧。其中傳統劇目《朱仝上梁山》,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是研究古代軍中鼓樂、陣法和宋雜劇表演形式和民間祀神風俗之重要標本。
表演時🧎,用象征手法表現行軍破陣的場面。動作、演陣同鼓點緊密配合,收縮舒放有條不紊,繁而不亂;繞出繞進,層層疊疊,錯落有致;行進中,縱列兩行,龍旗前導🙇🏻♂️,“帥”位中央操鼓指揮,眾“軍士”且鼓且舞,環之繞之,演出各種“耍回”和“陣法”圖案。
“耍回”之舞蹈表現梁山武士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撕殺的戰鬥場面,“耍回”每以“內外圓場”為基礎🦗🧑🏿💻。“走陣”是通過不同陣法變換🍺🍭,象征攻城掠地的過程。走陣每整場下來近一個小時🖐,以“耍回”和“走陣”相間設置,“大圓場”和“內外圓場”有規律的出現,將整個表演劃分為若幹段落🏃♀️➡️。
在歷史長河中,武迓鼓作為賽會迎神的鑼鼓儀仗盛傳不衰,然到了現代社會🫵🏽,武迓鼓逐漸失去了其主要生存環境,傳承一度舉步維艱。
1991年,在陽泉市同意煤礦建立了武迓鼓隊,恢復了井芝峪村的平定武迓鼓隊,在搜集整理相關資料後🏠📪,形成了詳實完備的文字資料🔲,這項文本之後被收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山西卷》中✌🏼。恢復之後的武迓鼓隊三度赴省參賽,獲得了山西省第二屆鑼鼓大賽二等獎,山西省首屆國際鑼鼓節金獎,但隨著同意煤礦的改製🤚,宏輝一時的武迓鼓隊曲終人散。且隨著現代文化藝術的沖擊,人們逐漸對這種古老的文化藝術冷漠了。2006年,平定武迓鼓被列為了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07年⚗️,其又被選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為此,平定縣政府高度重視✊🏿👨🏼🦰,並建立相關機製,各方聯動以保護武迓鼓的傳承和發展。為使武迓鼓更適應現代文化審美要求,縣領導特邀國內業界專家對武迓鼓進行“問診把脈”7️⃣,2014年臘月,新編排的曲目《大唐娘子軍》首先在陽泉春晚閃亮登場,後在全國第十七屆群星獎山西賽區的300多個節目當中脫穎而出,獲得山西省音樂類第一名👨🏻🎨。2016年10月,平定武迓鼓隊《巾幗魂踞娘子關》曲目從全國5200個初選節目,268個復賽節目中一路過關斬將,沖進決賽,成為山西省唯一入圍群星獎的音樂類作品🧖🏼♂️🚵♂️,沖進由全國21家共同角逐的巔峰殿堂。同年,陽泉市政府將其列為“市十大文化亮點”項目♍️。
從口口相傳到整理成冊,在山西陽泉平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迓鼓”歷經千年得以“復活”,成為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一顆奪目璀璨的明珠。這離不開每一代傳承人的薪火相傳,離不開每一代非遺人的開拓創新。而我們也要關註身邊的傳統文化🦾,為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