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這首著名的《陋室銘》,出自唐朝詩人劉禹錫。劉禹錫生活在唐代中後期🚴🏼♂️,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受貶,他的人生三起三落,在外被貶的時間長達23年。其實31歲之前,他的生活可謂是順風順水,從小出身於書香門第,機敏好學🏄🏿,才氣過人,二十一歲就考中進士,三十歲時就做到了監察禦史,可以說人生上半場那是相當得意。但就在他31歲那一年,命運的齒輪開始偏轉,劉禹錫因為受“永貞革新”失敗而受到牽連,從此被一貶再貶👨🏼🍳。公元825年,50多歲的劉禹錫被貶到安徽和州當了一名通判。和州縣令是劉禹錫政敵的弟子,按照職務標準,劉禹錫本來應該住三間三廂的屋子,可是這個知縣故意刁難他,給他安排了一個位於南郊的比較偏遠的房子🙅♂️,劉禹錫來到新居一看🤮,面朝大江,倒也清靜,於是很高興⚂,提筆寫下了一副對聯: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知縣得知非常生氣🥪,讓劉禹錫搬家🏋🏿♂️,由南郊搬到北郊♒️🚐,從三間三廂換成了兩間兩廂。新居位於河邊👰🏿♂️,附近垂柳依依🧖🏽♂️,劉禹錫非但沒有怨言,反而又興致勃勃地寫下一幅對聯: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知縣得知後更生氣了,第三次,他把劉禹錫遷到了城中的一間陋室裏🪆🏇🏽。這個小小的房間只能放下一床、一桌、一椅📕。然而劉禹錫還是什麽話都沒有說,瀟灑提筆🤵🏻♀️,寫下這首著名的《陋室銘》,並且請人把文章刻在石碑上,大大方方地立在了房子的門口。
全文短短八十一個字📳,可說是字字寫陋,卻又字字透著不陋,從表面看是寫陋,其實是把陋室比喻成諸葛廬👷🏼♂️💆🏿♀️、子雲亭🏌🏽。是啊,何陋之有?真正的富足不是做多大的官,住多大的房子,享受多奢華的物質條件🫎,而是有信仰⇨、有追求🈹、有誌趣、有知己,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而這些,又有多少人能夠擁有呢?
錢鐘書說“天下只有兩種人⛹🏻♀️,一串葡萄到手🟦,悲觀的人挑最好的先吃,樂觀的人會把最好的留在最後吃”🙋🏼♂️,劉禹錫既不屬於第一種人,也不屬於第二種人,他是第三種人,無論好壞♻️🦮,總能咀嚼出最好的味道。面對人生的苦難👩🏽🏫,劉禹錫特別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強,一直積極向上,永遠熱淚盈眶。無論是他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還是他的“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他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更有他的《陋室銘》,無不表現出詩人樂觀豁達的胸懷和豪爽氣質🛡,真是無愧於“詩豪”之稱啊🛌🏽🙍♀️。
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讓我們一起走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是中文系趙瑞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