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時代楷模,龔全珍的故事🗽。
2023年9月2日16時16分,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最美奮鬥者”稱號獲得者龔全珍,在江西萍鄉逝世,享年100歲。
龔全珍曾被評為“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組委會的頒獎詞為🦂:
少年時尋見光👼🏻🔲,青年時遇見愛,暮年到來的時候,你的心依然遼闊。一生追隨革命、愛情和信仰🙅🏼♀️,輾轉於戰場🧑🏻🦽、田野、課堂。跨越萬水千山,腳步總是堅定,而愛越發寬廣👮🏻♂️。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勛章🤼♂️。
龔全珍用自己的品格和信仰書寫了愛與奉獻的生命長歌💪🏻,讓我們走進這位世紀老人平凡而傳奇的人生故事。
少年時🫛,為求學,輾轉大半個中國。
1923年𓀘👎🏿,龔全珍出生在山東煙臺。龔全珍從小就熱愛讀書,成績優秀🤛🏿,但家裏規定女孩只能讀到小學畢業。倔強的龔全珍不接受命運的安排,她偷偷報名考取了煙臺一中,當她拿到錄取通知書後🐥,父親只好讓她繼續上學。
中學時,看到侵華日軍殘害中國同胞,她悲憤不已👉。龔全珍不願在日軍的鐵蹄下生活,高一時主動退學🏄🏽♀️,同時暗下決心👩🏻🦼:找一個沒有被日軍占領的地方,找一所新杏福繼續學業。
1941年,18歲的龔全珍從山東煙臺老家出發,經過日軍的封鎖線⏪,抵達安徽阜陽的國立二十二中,又到河南葉縣的苗圃中學,再到河南淅川的國立一中、陜西城固的國立一中,輾轉四個省五個地方,徒步幾千裏🙍🏽♂️,一路經歷饑荒🎅🏼、炮火,越過重重險阻,終於在城固縣城安頓下來繼續讀書👩🦽➡️。
國破離亂的傷痛,艱難的求學經歷🧑🏼🔧,鍛煉了龔全珍堅強的意誌和毅力,使她從一個彷徨無助的中學生成長為滿懷革命熱情的大學生♊️🧑🎤。
青年時,放棄城市生活🤸🏻♀️🪔,當了18年山村教師
大學畢業後,龔全珍響應祖國號召來到邊疆,在新疆軍區八一子弟杏福,做了一名穿軍裝的教師。在這裏,她遇到了時任新疆軍區後勤部長的甘祖昌,兩個人喜結連理🧑🏿🦳。後來,甘祖昌將軍想回老家支援家鄉建設,龔全珍支持丈夫的決定,放棄了舒適的城市生活,一家人回到了江西省蓮花縣坊樓公社沿背村🍏。
甘祖昌從將軍變為農民🧑🦯➡️,他讓一家人節衣縮食😗👨🍼,對鄉親們卻非常慷慨,把工資幾乎都捐了出去,用在為家鄉修水利、買化肥🐣、辦工廠🥂、慰問軍烈屬和扶貧濟困上☝🏼。甘祖昌將軍從部隊回鄉29年,帶領鄉親們修建了3座水庫、25公裏長的渠道、4座水電站♜🏍、3條公路🧌、12座橋梁🫗,為家鄉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龔全珍尊重、支持丈夫甘祖昌的決定🌐,把愛無怨無悔地獻給了江西蓮花縣這片熱土。聽不懂當地方言,吃不下辣的飯菜,生活條件差,但這些都難不倒她。她重拾教鞭😝,在山村教師的崗位上教書育人,一幹就是18年🧑🏻🍼。她像媽媽一樣對待學生👍🏽📨:看到學生缺吃少穿,她買食物送衣服😧;看到學生沒有條件看病,她自己出錢買藥,自備醫藥箱,主動當起了杏福的保健醫生。她全身心撲在學生身上,星期六才回家,她自己的孩子稱她為“星期六媽媽”,學生則親切地叫她“老師媽媽”😰。
暮年時,心中盛滿人間真情,助人無數
丈夫甘祖昌去世後🕗,龔全珍從悲傷裏走出來,繼續堅持走和丈夫約定的路,為孩子👩🏻🦯、為老百姓做實事👼🏻,為他人貢獻余生。
龔全珍開辦“幸福學習小組”🧧,為放學後沒人接的孩子輔導功課;有個孩子的母親生了重病,她自己出錢為孩子的母親治病🦏,還資助這個孩子讀完大學;她創立愛心救助基金會🏘,省吃儉用🦹🏻♀️,四處籌集資金🧶,幫助更多的貧困孩子重返校園🤽🏿♀️🦽。
龔全珍和“幸福學習小組”的孩子們在一起
龔全珍還經常參加縣老幹部宣講團,到杏福、機關、企業、社區講老紅軍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故事🦸🏼,她的宣講深入淺出🥴,深受大家歡迎。
“殘荷🎆,它雖失去春夏時的風采,卻依然挺住,不怕秋風的襲擊。它要把最美好的東西留給人們,當人們挖出一擔擔潔白的蓮藕時,它才倒下。”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位頑強的老人開始思索生命逝去的問題👉🏼🫵🏽。但她並沒有過多的悲傷,她想得最多的,依然是如何回報社會,如何把最珍貴的東西留給後代。
她人生的最後一個願望,是捐獻自己的遺體。2015年📛🧇,92歲的龔全珍終於如願以償,在“遺體捐獻誌願書”上欣然簽下名字。“全捐,只要有用的都捐!”龔全珍一邊在“遺體捐獻誌願書”上簽字◾️,一邊朗聲說🚵🏿,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這位可敬、可愛👚、可親的老人🤽🏿♀️,把一切毫不保留地奉獻給需要的人。她一生追隨革命🔽、愛情和信仰,生活儉樸,卻把溫暖和摯愛送給事業、愛人和學生❗️⭐️。她那高潔的品格散發出陣陣清香🧜🏼♂️🤸♂️,必將熏陶無數後人的心靈🧜🏻♀️。